地 址:遼寧省大石橋市水源鎮大溝村
聯 系 人:徐經理
郵 箱:595477674@qq.com
電 話:15941729988
網 址:www.atexz.com
營口大米貯存時間、溫度、水分和氧氣是影響大米陳化主要因素,另外大米品種、加工精度、糠粉含量以及蟲霉危害也與大米陳化有密切關系。大米陳化速度與貯存時間成正比,貯存時間愈長,陳化愈重。水分大,溫度高,加工精度差,糠粉多,大米陳化速度就快。不同類型的大米中糯米陳化Z快,粳米次之,秈米較慢,因此,為保持大米的新鮮品質與食用可口性,應注意減少貯存時間,保持陰涼干燥。大米的儲藏要在15℃以下的低溫,相對濕度在75%,大米平衡水分14.5%為儲藏的Z佳條件。
大米的儲藏形態有毛稻、糙米和精白米,前二者是有生命狀態,儲藏期間較長,后者無生命,不宜長期儲藏。
大米倉庫通常采用熏蒸的方法,家庭采取日曬或放置花椒等方法對稻米進行防蟲、驅蟲。未熟粒、蟲害粒等受傷害或發育不健全的米粒,不僅易發生劣變,還會導致正常大米的劣變。儲藏中游離脂肪酸、蛋白質與淀粉相互作用可形成環狀結構,加強了淀粉分子間的氫鍵結合,影響大米蒸煮時的膨潤和軟化。儲藏中影響稻米品質劣變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、蟲害及自身的生化變化等。其中自身的生化變化是大米劣變的主要原因,如發芽率減少、蛋白質降解和脂肪的氧化等,可導致稻米失去新米的清香,產生不良的“陳米臭”。與新米相比,陳米做的飯硬,且黏度下降,烹煮時間延長。而要抑制這些變化,主要應考慮儲藏條件。
大米的儲藏流通多為糙米。糙米往往要經過碾米加工,除去部分或全部皮層才能得到我們通常食用的大米。
米的新陳常用鄰甲氧基苯酚反應試驗判斷。